2)十四 移藩海外_大明:我爷爷是洪武大帝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

  在他们的内线,则是西安的秦,太原的晋。

  这些藩王们分封的路线和势力范围,可谓环环相扣。既保证了他们在军事上的权力,又相互制约,只要听命于中央。

  但是到了后来,老爷子的好经直接让儿孙们个念歪了。

  建文帝朱允炆不用说,看哪个叔叔都像是造反的。而且还分不清好人坏人,真正要他命的朱棣,他假仁假义的说什么勿使朕落下杀叔之名。而真正忠于他的藩王们,如辽王等直接弄到京城软禁。

  后来永乐靖难成功之后,夺得皇位。朱棣那样的人,从来不会把军事权力让给别人,况且他是个极度渴望建功立业的皇帝。

  敌人在哪?我朱棣亲自平之,不屑假手他人!生平不惧贼逆,唯恐贼人不多亦!

  天子守国门,大明迁都北平,老爷子时期的国防政策被一竿子打翻。

  而原本有兵权的大明亲王们,从永乐时代开始,走上另一条道路。

  吃了睡,睡了生,生了再吃,吃了再生这样的循环之下。百年之后,曾经被老爷子寄予厚望的朱家儿郎们,竟然成了帝国的蛀虫。

  可以说,大明灭亡的原因之一,就是被这些宗室们吃垮的。

  这也是朱雄英为何格外重视,暹罗等海外之地的原因。

  中原的土地就那么多,而龙子龙孙无穷尽。老爷子一辈子不算闺女,光是儿子就生了二十六个,朱家超强的生育能力由此可见一斑。

  龙子龙孙一多,地就不够分,到时候咋办?

  那些海外蛮夷之地,虽瘴气横行多蛇虫鼠蚁,瘟疫痢疾,但起码也是能养活人的地方是吧!

  况且,在这之上,朱雄英还有另外一个想法。

  未来他也是一定要削藩的,不是出于对其他王叔们的防备,而是真的未雨绸缪,要把所有权利都归属于中央。

  削藩不如移藩,让朱家的皇子皇孙们,到东南亚那些海岛之国上去,就算他们关起门来当皇帝又如何?人口不多,可以每年发配罪囚。

  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,何乐而不为?

  不过,现在做这些都还是未雨绸缪。

  池塘中,有朱雄英的倒影,他现在还只是个孩子,许多事要等他长大之后才行。

  一想到距离自己长大,自己掌权还有许多年,朱雄英就觉得有些百无聊赖。

  无聊得,微微叹气。

  李景隆见状,上前几步,小声笑道,“殿下可是在宫中待得有些闷了?”

  朱雄英眼睛一亮,笑道,“你又有什么鬼主意?”

  “臣哪敢在殿下面前有鬼主意!”李景隆笑道,“如今正是过年,大年初五,京里的勋贵子弟们,约好了一起赛马!”

  “没意思!”朱雄英撇撇嘴,不过是一群荷尔蒙爆表的少年们互相比试罢了。一群半大小子,咋咋呼呼大呼小叫,没啥看头。

  李景隆看了边上贾贵一眼,后者始终保持竹竿一样的姿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rar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