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二十九 惊人之言_大明:我爷爷是洪武大帝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能因李存义乃韩国公之弟,亦说韩国公有罪!”

  “哦?”朱元璋口中拉个长音儿,没有说话。

  “但臣以为,韩国公有错!”茹太素又道,“错在不该举荐其弟担任应天府尹,虽说举贤不避亲,但应当避嫌。”

  这茹太素是山西人,素来以忠直著称。他话中避嫌的意思是,你韩国公已经位极人臣,何必再举荐自家弟弟,管理天子脚下,京师重地。

  “嗯,避嫌这个词儿,说的好!”朱元璋道,“那你说说,他虽无罪,但有错,该不该罚!”说着,又大笑,对殿中群臣道,“来,你们都说说,该不该罚!”

  殿中群臣有人说点头,有人摇头,但却没人先开口。

  看到群臣这等样子,朱雄英心中知道,没人先开口,是因为大家都不想无故的得罪李善长。再者说,谁家都有三亲六故,他们心中,也并未认为这是何等的大事。

  朱元璋背着的手,又用力攥了攥。然后回身,欲坐回龙椅上。

  但转身之时,忽然见朱雄英正若有所思,心中一动,开口道,“大孙,你来说说,韩国公该不该罚!”

  话音落下,群臣惊愕。

  皇太孙虽然身份贵重,但毕竟是个八岁的孩子,他知道什么?

  就连朱标也紧张起来,生怕朱雄英在这个场合说错话。

  “皇爷爷,孙儿以为,有错就该罚!”朱雄英站起身,走到朱元璋身边,用力的大声说道,“且不说李存义是不是他的弟弟,就因为是他举荐的,他就应该受罚!”

  说着,朱雄英看向群臣,继续大声道,“官员之中,素来有引荐的传统。按理说为国举才是好事,可诸位爱卿想必心里也清楚。古往今来,能真正一心为国举才的举动,有多少?”

  “孤虽年幼,但前几日在大学堂听翰林学士讲史时说过。前朝赵宋时,党争此起彼伏,盖因大臣们相互举荐的,要么是自己的门生,要么是同乡,都是他们的自己人。。”

  “还有一些大臣,把举荐官员当成了敛财的法子!”

  “当然,孤不是说本朝官员大臣亦是如此,可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。被举荐人身登高位,自然会对提拔他的人感激涕零,如此一来,没有党争才怪!”

  朱雄英一开口,朱元璋眼睛一亮,而群臣则是目瞪口呆。

  因为皇太孙这个调子,定得实在太高。李存义说破天不过是玩忽职守的罪过,最多是免官罢职。可皇太孙一上来,直接拔到了党争的高度。

  李善长更为惶恐,直接跪地道,“陛下,臣绝没有结党之心!”

  “韩国公不必如此!”朱雄英在朱元璋眼神的鼓励下,继续开口,“孤说的不是你,只是因为应天府不许百姓告状,而联想到此处。”

  “孤所说的,不过是四个字,防微杜渐!”

  “举荐是好事,但若举荐之人德行不端,从而做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rar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